WELCOME TO CATT'S BLOG

2022年11月25日 星期五

15/11 單車遊-藍地壁畫村、夏村靈渡寺、塗鴉牆、錦田樹屋、天空之鏡

         週二天陰陰,天氣有點涼,小組去踩車,10點元朗出發,第一站由元朗踩去藍地看壁畫村,打咭後第二站踩去廈村探靈渡寺,拍照後順路踩往大坑渠看塗鴉牆,在塗鴉牆拍過大合照沿來路踩至錦田高埔午飯。飯後第三站入水頭村看古蹟,二帝書院、泝流園、大王爺、周王二公書院,又踩到錦田鄉村俱樂部,還在大草坡拍跳起照。尾站到水尾村看天空之鏡及錦田樹屋,看罷景點由水尾村踩出馬路,隊友回元朗交車,呀喵跟兩位大哥踩回上水搭車,多謝敬哥、明哥引路,是日共踩50km,5 小時完成。

(部份相片取自隊友)

今日元朗鳯攸北街租車

好多學生仔

8 人出隊

先踩單車路到凹頭轉踩馬路



兜兜下來到深涌村,是大棠口的深涌村

深涌村村路沿住元朗公路、崇正新村、欖口村、丹桂村,踩往屯門藍地

藍地壁畫村

畫得好美

卡通公仔好神似

壁畫顏色鮮艷

貓畫好可愛


一尾大魚

6 隻貓

7 隻貓




鬥花

叮噹畫

翠兒畫

屯門新村

貓頭鷹


十三點

海賊王


姆明

小甜甜

大番薯

象畫





看完壁畫,起程踩往廈村

途經沙法寺

到廈村靈渡寺

靈渡寺位於新界西北元朗廈村西南方之圓頭山山谷內,圓頭山又稱「靈渡山」,相傳杯渡禪師曾駐錫於此。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的《新安縣誌》便有此記載:「靈渡寺在縣南三十縣里靈渡山」、「(杯渡禪師)復駐錫靈渡山,山有寺,亦名靈渡寺」。杯渡禪師為南北朝劉宋時代(420-479年)的高僧,相傳他以杯渡海,駐錫屯門山(即杯渡山,今作青山),其後遷往屯門山數里外的靈渡山,這裏古木參天,山中有寺,寺旁林壑,地湧清泉,甘冽醇鬱,千年未竭,是以神靈顯赫,佛光普照,庇蔭萬民。(資料取自佛門網)

靈渡寺有一個特別之處,就是寺院的大門開在側面,而非正中,這與一般佛廟的建築截然不同,看上去有些古怪,其實此乃跟風水有關,靈渡山北麓之山勢遠望似虎,古人認為此地風水奧妙,龍脈奇偉,如蕭國健《香港之三大古刹》一書中記敘:「其地山脈雄奇,恰肖虎型,寺址即為虎頭之所在,故寺門開在左方。」寺廟所在如同虎頭,具有煞氣,故特意將寺門開在側面,朝向鄧族圍村,以求庇佑。(資料來自佛門網)

寺內有一古鐘

杯度井-據說以前有一道清泉湧出,就是杯度井,水還可直接飲用,但經年累月,現井口已被砂礫掩末,湧泉已不復見

野菌

野蘭


寺旁的八角窗

井旁還有一棵沉香樹,聽聞以前有兩棵,後山的一棵已被賊人偷走



拍張照

靈渡寺旁有一大石綁了紅帶,相信是風水石

同在廈村的塗鴉牆









搞鬼卡通畫




街童本色









在大水渠拍過照,原路踩回凹頭轉入錦田,時候不早,在錦田公路口午飯






高埔村心越越菜,越式河粉好味

飯後踩入水頭村看古蹟

通往水頭村的鐵橋



泝流園又稱知稼堂,由錦田鄧氏二十七世祖鄧權軒建於乾隆四十年(1775年)建造。泝流園為一兩院式的建築,建築特色在於其入口設於後廳而非前院

泝流園旁有二帝書院,建於清朝道光年間(1821-1850年)。當時,鄧族十六名顯赫士紳組成鄧二帝會,集資興建書院。二帝是指文昌帝及關帝。

大王爺廟


入村

村內一棵古樹


周王二公書院位於香港元朗錦田水頭村內,是錦田鄉民為紀念上奏廢除遷海令有功的兩名廣東官員周有德王來任而建的書院。建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並經過多次重修,被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如錦田樹屋見證了清初遷海令香港居民的破壞及影響,周王二公書院則體現了這段歷史的結束!


書院旁的古樟樹


水頭村有一條於1716年建成的渡河橋,至今已有三百年歷史。顧名思義,便母橋,亦稱「敬母橋」,是錦田鄧氏族人鄧俊元為了方便老母親能過河探望他而建造的橋,可見其孝心。而《新安縣誌》中亦有記載便母橋,橋側立有石碑。

便母橋





錦田鄉村俱樂部

椰林景色







大草坡

好玩

齊齊跳更好玩

轉個眼又去到水尾村-平湖

水尾村天空之鏡

錦田樹屋

樹屋位於錦田水尾村遊樂場側,其獨特之處在於由一株結構複雜的巨大老榕樹包圍着一間石屋,保有香港多個紀錄,並且見證了清初下達遷界令(又名遷海令)的一段歷史。

樹屋的古樹是老榕樹,其根幹之間夾纏着一古石屋,老榕樹盤根錯据,氣根橫生,幹與根縱橫交錯
據網上資料,樹屋原址為一間天后廟。清朝初年,為防沿海居民接濟明朝遺臣鄭成功在台灣的鄭氏王朝,遂於康熙元年(1662年)頒布了一道遷界令。遷界令的範圍亦包括當年錦田一帶,於是屋主唯有離開錦田,從此一去不回。石屋世遠年湮,數百年來無人清理,變成廢墟,屋側之榕樹,不斷長大,把石屋包圍。


另一間被樹包住的老屋也很特別

離開前再看平湖上的天空之鏡


背後是雞公嶺

天后廟建於1662至1722年間,為三級歷史建築。天后古廟曾因失修而倒塌,1936年完成重修



x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