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CATT'S BLOG

2025年1月24日 星期五

8/1 麥徑3段 北潭凹至水浪窩

        2025 元月小組第一次行山活動安排了北潭凹上嶂上過雞公山,下水浪窩終點,亦是麥徑三段,西貢碼頭94號巴士總站集合。
        早上天氣相當清涼,在西貢吃過早餐,往巴士站等9.20分開出94號巴士到北潭凹下車,約半小時車程到達北潭凹巴士站,整理一下開始起步,沿麥徑三段石級路上行,經牛耳石到嶂上高原,看到嶂上士多許生在店內,打個招呼就離開,沿麥徑經畫眉山下榕北坳,續走麥徑上雷打石坳下山到石坑坳大休。休後沿山徑上399 米雞公山,打咭後下山出水浪窩搭車離開,今日走10公里多,4 個多小時走完。

起步拍張大合照

開始登山


山路碎石好多








望西貢海一帶




斷腸草




到嶂上高原


老闆在士多內,打個招呼


嶂上海拔高三百米,其四周被西貢西郊野公園所包圍,為多個郊遊路徑所途經,包括麥理浩徑三段、榕北走廊嶂上郊遊徑,以及一些未命名的小徑,路徑四通八達。高原上有嶂上許林士多嶂上營地,有燒烤爐、檯、櫈和旱廁,因此每逢假期遠足季節,都會十分熱鬧


溪上有小橋連接


見路牌沿麥徑走


過溪


畫眉山旁大石


畫眉山頂


望企嶺下


下山路


路上有少量吊鐘還未開






雷打石山


山上有一巨石,雷打石就此命名


到榕北凹,沿麥徑上


在石坑坳大休




休後續上雞公山


上山的路碎石頗多


沿山路上好快就到雞公山


雞公山海拔399米






下山路


路不難行


不一會又到達終點水浪窩




可由這裡步至巴士站搭車離開







 

2025年1月6日 星期一

25/12 烏蛟騰、荔枝窩、分水凹、谷埔、鹿頸

         一年容又過,轉眼已到聖誕,碰巧週三聖誕假期,假期大埔墟有公共巴士到烏蛟騰,小組開線到烏蛟騰行下村落,大埔墟巴士總站集合。
        早上在新達廣場吃過早餐,到巴士總站搭275R巴士入烏蛟騰,齊人後起步,沿村路入順探路旁一棵大楓香樹,天氣轉凍,楓香樹開得好美,拍完照走回村路經九担租至岔口,向上走犁頭石方向,經犁頭石廢村下三椏村,沿村路經小灘往荔枝窩,在村涼亭大休。休後參觀村空心樹、五指樟後走分荔古道上分水凹,岔口向下行谷荔古道至谷埔老圍,走左邊村路往協天宮,沿海邊路經鳯坑、雞谷樹下出鹿頸搭小巴回粉嶺下午茶,今日輕鬆行村,16Km,5 個多小時走畢全程。

每逢假日及紅假才有275r班車

搭車途中大美督一帶下著雨,雨也不算少,幸好到烏蛟騰雨不算大,起步後雨亦停了



人齊可以起步

村路入



指示牌左邊走

到華景園,拍大合照位置



烏蛟騰村

村旁小河村民放了錦鯉

行前一會就見到大楓香樹

臨近聖誔,楓樹會變得很紅、很美,比得上大棠楓香林的



















打夠咭起步走回村路

九担租村



村內有些廢屋



村石碑

竹林路

過石橋

到岔口,人稱梅花椿的位置

向上走犁頭石方向

吊燈籠,今日不上了

沿山路走





路旁也有紅葉



到犁頭石廢村

犁頭石為客家李姓村落,該村於乾隆廿年(公元1755年)自烏蛟騰分遷至此

村民遺下的石磨

廢置村舍

村附近也有紅楓樹

犁三古道





到三椏村



三椏村為曾姓村民居住

鄉間路





上西流江入口



另一間小店

廢置學校





到小灘



水利設施



前方進入荔枝窩



上小灘觀景台的路

左轉往梅子林右邊荔枝窩



白花魚藤



荔枝窩村

村旁風水老榕樹

協天宮

村內防御炮台

在涼亭大休

拍張合照

協天宮內

上村路

風水井

空心樹為秋楓樹,樹齡超過250年,空心樹雖然了一個大洞,但其生命線未被破壞,年年還有姞果







空心樹對面的一棵都是秋楓樹,其樹身則被另一棵細葉榕纏,但生命力還強,仍年年有結果



村內第三棵古樹為五指樟樹

村路旁有一焚化爐

沿村路上行進行珠門田

過石澗





問路石



往鹿頸方向

到分水凹,向下走



谷埔村前一棵老古樹



向左走





牛群在休息

遠望谷埔水堂

對面是大梧桐山

田心村



過石橋

展品

協天宮

啟才學校

尖光峒+石芽頭山

谷埔海旁

木欖



到鳯坑

鳯坑村



到雞谷樹下

到達鹿頸等小巴回粉嶺

祥華邨嘆個下午茶,多謝偉哥萬歲